昔日“毒舌”评委,53岁柯以敏“自食恶果”,傲慢终付代价

1991年,年仅19岁的柯以敏参加了“亚洲之声”歌唱比赛,并获得亚军,评委谷村新司盛赞她的嗓音有震撼亚洲的潜力。1993年,她发行了首张专辑《太傻》,同名主打歌迅速风靡全亚洲,甚至在街头随处可见她的歌声。那时的她,穿着黑丝绒裙,站在香港红磡的舞台上,台下歌迷举着荧光棒,她的事业迅速走向巅峰。
2005年,正在筹备中的《超级女声》节目,导演组注意到了她在《马来西亚偶像》上的评审表现,这让她进入了候选名单。那时的柯以敏穿着宽松的家居服,在新加坡的公寓为女儿冲奶粉,收到节目的邀请后,她迟疑了一下,才答应参选。节目开录后,柯以敏凭借自己对音乐的严苛要求和专业知识,逐渐被定位为“专业评委”。然而,这样的形象,随着时间推移,逐渐演变成了她后来备受争议的标志。
2007年,她参与了《超级丫客》的录制,该节目主打搞笑选秀风格。凌晨三点,一位卖鱼的选手在表演时突发破音,发出类似禽类鸣叫的声音,柯以敏下意识地笑道:“像母猪唱歌”。这一言论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爆笑,节目的收视率也因此飙升。然而,导演组对柯以敏的“直爽风格”表示认可,她心中却也隐隐觉得,自己的“毒舌”已偏离了最初的艺术要求。
2016年,在《超级女声》的录制中,一位选手因为感冒嗓音沙哑、演唱忘词,柯以敏当场表示,“感冒就回家休息,别浪费时间”。虽然“滚吧”一词在后期被消音,但其口型十分明显。现场的导演组迅速要求调整片段,这也为柯以敏带来了更多争议。
2018年,柯以敏参加丈夫黄国辅的葬礼时,发现丈夫将大部分财产转移至境外账户,留给她与女儿的只有一套尚未付清贷款的公寓。不久后,她得知丈夫还与家庭教师有了婚外情,事业上的滑坡也愈加显著。2019年,她带着EP《褪色的琴弦》参加访谈节目时,主持人提到2016年的“滚吧”事件,柯以敏紧握话筒,回应道:“对音乐的要求很高,年轻人太玻璃心了。”台下观众低声质疑她缺乏诚意,节目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,节目最终也被剪辑成了“争议集锦”,这也成为她最后一次出现在主流媒体上。
此后的她常在深圳的公寓中,望着手机屏幕,回忆起昔日的辉煌。她看到好友宁静在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中的热舞,不禁感慨万千。微博评论区充满了对她的攻击,甚至有网友嘲笑她是“毒舌评委,报应已至”。
2021年冬,她在抖音开设了“声乐小课堂”,尽管她用心化妆、展示专业的钢琴背景,但第一位连麦男生唱《童话》时,公屏上竟涌现出辱骂她的弹幕。她尽力以专业的点评回应,但面对无休止的恶意,心情变得愈加沉重。2022年七夕,她在直播中收到一条私信,“女儿是否知道母亲被全网骂成毒妇”,这让她眼角含泪,手微微颤抖,但她仍然坚持继续授课。
2023年,在一个台风夜,她的直播间迎来了三万名观众,刷屏式的“滚吧柯以敏”留言让她情绪失控,拍击钢琴盖怒吼“我要报警追查IP”。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热议,许多人将她与宁静做对比,指出同样是直爽的评委,宁静会鼓励选手重新尝试,而她却总是打压他人。
柯以敏的经历揭示了一个问题,选秀节目让评委成为了“审判者”,而观众则将攻击性视为“真实”,这种模式无形中成了一种暴力。站在舞台上俯视选手的她,像极了那些在网络上随便辱骂他人的“键盘侠”,在小小的权力中寻找存在感。
如今,她偶尔在短视频平台弹奏钢琴,评论区依然充满了恶评,但也有一些人表示喜欢她的歌。她曾在直播中哽咽着说,“如果可以重来,我会做个温和的人。”然而,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,她当年说出的那些伤人的话,永远定格在了2005到2016年的选秀舞台上。
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,说话都应该有分寸。音乐本应是治愈心灵的力量,而不是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。当聚光灯熄灭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善意,不是吗?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